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郭斌

随着消费互联网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或者说广义的“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DT)的“赋能”,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被产业实践者大量使用,并日益引起学术研究者的关注。

不过,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赋能”的确切含义,人们却未有较为明确而一致的看法。

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会从不同视角对“赋能”进行含义的解读。以至于人们会产生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它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又难以把握。

为了探讨数字技术的赋能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字经济的大背景开始进行思考。

01 数字技术赋能的大背景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存在着多种互动关系,而毫无疑问,有两类人类社会的关系是非常核心的——交易关系和社交关系。前者形成了市场体系的核心,而后者则成为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

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出现,首先使得这两类关系出现了在线化趋势,一个最为直观的变化就是,在线交易占人类社会交易总量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以及人们借助数字技术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的场景和时长在不断延展。

在2003年淘宝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对于网上购物还是常常心有疑虑的,而到了今天,人们(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年轻人)已经非常习惯用电子商务平台来购买各种商品。而从社交网络来看,今天人们的社交网络规模和地理区域覆盖上已经大大超过以往的时代。

在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数据化,也就是人们在线化的交易关系和社交关系,透过数字技术留下了大量的“信息痕迹”——数据。

由于这些数据在不断生成,而且在数据形式上存在着多样性,如何整合和解读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就对个体、组织和企业都带来了不断增长的挑战,于是智能化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进化方向。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赋能的产生,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背景因素:

(1)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需求更具更高程度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这一方面是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启发了人们的个性化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供给方面借助于数字技术有了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进而正反馈式地推升这种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2)经济系统中离散的资源和资产有了释放潜力的可能性。在经济体系中总会存在着大量的未被充分使用的资源,数字技术由于在整合这些资源上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例如帮助这些离散分布的闲置资源具有更高的可见性),因而大量的创新(尤其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帮助我们不断挖掘和利用这些未被有效配置和使用的资源。

(3)技术可以支撑更高效率和更大规模的个体及组织间协调,这一方面使得企业在组织内部可以大大降低协调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价值链与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组织间协调成本极大地减低。这既是生态系统成为当今商业组织战略思考的重要环节的原因,也是协同效应产生的技术基础。 

02 数字技术赋能的含义解读

数字技术的引入,以及数字技术与企业业务和管理的融合,导致大量的企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数字技术的赋能就不能仅仅从数字技术的技术属性来思考问题,而需要从战略、业务和管理这些更大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把数字技术赋能分解到如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帮助企业捕捉或创生更多的增长机会

数字化转型本身并不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数字化技术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手段,帮助企业来获得持续增长。这是通过如下机制来实现的:

(1)帮助企业来捕捉长尾需求。长尾需求是2004年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所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需求存在的幂律分布或无标度现象——少数个体对应较高的需求属性数值(通过是需求数量),而那些对应较低需求属性数值的个体在数量上占总体的绝大多数。由于需求日益出现的离散化趋势,这使得工业时代以标准化大批量需求为核心的生产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这类需求。

(2)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被排斥的需求”。在许多产品的背后,对于用户是存在着能力的门槛要求。而最为常见的是两类能力门槛:支付能力门槛、使用技能门槛。支付能力门槛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上,在一些情况下也包括产品的使用成本。而产品的使用技能门槛是一个相对隐性的限制,例如汽车有对驾驶能力的要求,数码相机则对拍摄技能的要求远远低于原有的光学相机。亚马逊最早的机会就是来自于互联网赋能所抓住的图书和唱片的长尾需求。

(3)数字技术催生了大量的商业模式创新,而这些商业模式创新则为那些创新者带来了打破行业中原有领先者优势壁垒的力量,进而获得快速的战略性增长机会。

(4)随着数字技术所提供的连接能力(对网络节点和资源的连接)不断上升,企业在价值创造和价值提供上越来越多地嵌入并依赖于其背后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也意味着如果把所有的参与者看作是一个整体的话,生态系统可以创生一些价值增量,这些价值增量依靠单个参与者是无法独立实现的。

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基于效率和敏捷性的竞争优势

(1)当一个产业的价值链条形成并稳定之后,在当中的一些环节可能会成为整个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瓶颈环节,并制约价值链条的参与者满足现有需求的能力。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消除价值链中的瓶颈,进而提升价值创造的效率。

(2)提升企业在价值创造和价值提供上的敏捷性。这种敏捷性尤其是与组织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关。数字技术使得数据透明成为可能,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得产业价值链或者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可以更高效率地调整、协调和整合。

(3)数字技术在激发网络效应上具有天然优势。网络效应与临界规模密切相关,数字技术在连接上的优势可以帮助企业不论是在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更快地触发正反馈效应。

(4)在企业内部将资源和数据资产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以被企业进行整合配置和调用,消除传统意义上存在的数据孤岛和资源孤岛,形成可以被即插即用的“资源云“。这对于数字经济时代普遍存在的需求多样性,和可变性要求的灵活性与传统组织结构基于效率为核心的设计之间的冲突,提供潜在的解决方向。就此而言,数字中台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呈现。

(5)帮助企业提升决策质量。决策质量取决于信息的质量、信息的充分性以及对信息处理的能力。

数字技术可以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可以提升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可以通过对多重来源的信息进行交叉校验来过滤出高质量信息。更为重要的是,数字技术不仅仅可以从硬件和数据技术本身来提升信息处理能力,还可以通过调用社交网络的计算能力(也就是把个体看作是社交网络中的节点,每个个体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看作是一种信息的处理或者说计算能力)来高效率地处理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糊性和非结构化特征的信息。

(6)在企业组织边界之外通常存在着大量的外部资源,这些资源较为离散地分布,并且在现有的价值创造过程中被闲置。

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从两个方面来获得特定的竞争优势:通过充分利用来自于外部的这些离散资源,可以弥补因内部资源不足导致的需求满足效率问题,同时这些外部资源的存在也可以提升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上的灵活性要求。

数字技术还可以降低对外部资源的要求,换言之,企业可以在数字技术赋能的基础上用比现有运营资源在技能或边际生产率更低的资源,来提供同等质量甚至是更高质量水准的服务。

帮助焦点企业在价值获取上获得更多的议价能力或控制力

数字技术存在着帮助整个价值链或者是生态系统创生更多价值的潜力。不过,对于焦点企业而言,它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创生更多的价值,它们还关心自身能够多大程度上从这些增量价值中获利。

数字技术可以改变供应链或者是网络中的个体的议价能力(bargain power)或控制权的分布,这是因为它可以通过赋能改变个体在整个价值系统中的能力状态,或者是通过改变数据资产的分布而影响个体在价值系统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更高效率地满足市场需求

企业所创造和提供的价值,最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甚至可以说,市场需求构成了数字化技术发挥作用与产生价值的起点。

(1)数字化技术为企业更好地洞察市场需求及其动态变化提供了基础。这一方面是由于顾客行为可以被大量数据所较为精准地刻画,另外也是因为企业可以有更大的可能性覆盖整体客户群体的行为特征。与此同时,实时数据的大量存在以及计算能力的提升,使得数据背后意义的解读可以更灵敏地反映顾客行为的变化趋势。

(2)与传统的以厂商为创新主体、用户作为被动的创新接收者和测试者的模式不同,数字经济下用户可以更为主动地、更大范围地以及更深程度地参与到创新与价值创造过程。这意味着创新的效率可以被大大提升,并且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冲突的可能性。

(3)用户的价值体验可以被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价值体验实际上可以被分解三个部分:内含在产品功能设计中的价值;用户在获得产品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价值;用户从产品的使用上所获得的感知价值。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可以大大地提升后两者的用户价值获得感。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嵌入在基于互联的社交网络当中的,不论是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我们的偏好形成以及我们所做的选择,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交网络中他人所做选择的影响。

在一些情形下,我们甚至会直接在产品上赋予源自于社交网络价值判断的某种价值,例如我们会认为某种颜色的手机外壳会代表更有社会身份意义,某些产品的消费行为会更代表品味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尤其是由于竞争和模仿行为的大量出现,通过产品的内含价值来寻求差异化的有效性,会越来越多地让位于“提升用户在获得和使用产品中所获得的感知价值”。

来源| 随机行走的文字公众号

话题:



0

推荐

郭斌

郭斌

3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剑桥大学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中方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与战略、技术追赶与产业创新、互联网与创新。自2015年起,每年编制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并公开发布相关报告。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