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郭斌

这段时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全面投产,以及国产特斯拉Model 3车价宣布降至30万,在各大媒体上大量刷屏并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一个较为持续的热点话题。

中国证券市场也随之出现了连锁反应,特斯拉概念股在A股市场也引起了投资者们的热捧。

毫无疑问,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些年来在政府产业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推动下,不论是在市场表现以及在产业链发展上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

不过,总体而言,本土新能源汽车厂商由于价格定位上的差异并未把特斯拉作为自己的直接竞争威胁,而它们的产品技术发展和市场表现也未很好地达到本土市场消费者的预期。因此我认为,此次特斯拉的国产化,将会像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引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连锁性变化。

特斯拉国产化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对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影响以及对新能源汽车生态体系的影响三个角度来展开分析。

对市场而言,产业将迎来连锁变化

在市场影响方面,特斯拉这个价格设定是有些战略性意义的。此前特斯拉进口车型的价格虽然型号不同会有价格上的差别,但总体上都大大高于30万元的价位。30万元价格设定,已经切入了此前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价格定位区域。由于特斯拉在技术成熟度以及在品牌声誉上的优势,将会在这个价位上形成明显优势。与此同时,尤其是对于那些90后的中国中产阶层人群而言,这个定价甚至直接构成了对同等价格区域的传统汽车品牌的替代性挑战。并且,随着国产化规模的扩张,考虑到中国潜在的庞大市场规模,特斯拉国产化还有进一步降低定价的空间和可能性。因此,这将有助于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引爆点,激发整个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并进而对整个产业生态变化产生拉动效应。

对本土厂商而言,“冲击”也会带来利好

在对新能源汽车本土厂商的影响上,总体上短期来看是冲击性的,特斯拉国产化势必会与本土品牌直接争夺市场份额。不过,从中长期而言,这种冲击也会带来了一些有利的影响。这是因为由此引发的竞争压力,将会迫使本土厂商重新思考战略定位,并以更快的速度来提升产品品质、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与此同时,这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形成和整体效率的提升。可以预计,在这个新的生态基础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会变得更为完备、效率更高,从而为本土新能源汽车厂商带来溢出效应。

由于特斯拉会有很强的动力来尽快扩张在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规模,以及通过产业价值链的本地化来提升效率、控制成本和提高响应能力,这意味着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在短期可以通过进入特斯拉产业生态获得直接的增长机会,并由此借助于特斯拉的品质和技术要求,来拉动甚至迫使自身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品质管控能力。在中长期,随着本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扩张,特斯拉和本土厂商都将获得增长机会,这也会为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提供规模更大也更为多元的增长机会。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出现一个战略性的变化,那就是市场将会出现定位分化,形成价值敏感型和价格敏感型两个定位上明显区隔的细分市场。

价值敏感型市场在价位上会相对较高,消费者并不仅仅关心价格,对于产品品牌、产品品质、服务价值会有更高的要求;而价格敏感型市场则是在一个合理品质水平基础上,提供非常有吸引力的定价(通常会明显低于价值敏感型市场价位)以及一些针对本土市场需求的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本土厂商需更积极应对这场挑战

由此可见,对于中国包括浙江的产业链配套企业而言,特斯拉的国产化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产品的技术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企业不断地提升制造能力和全过程的品质控制能力。并且,考虑到特斯拉有相当的可能性利用它的市场优势地位,来不断要求供应商降低零部件价格,这也就意味着成本控制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本土的造车新势力厂商需更积极应对这场挑战。这意味着,首先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定位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采取错位竞争或者是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来寻求市场增长机会。如何建立起自身的低成本制造优势,也是一个必备的基础,尤其是在产量规模可能低于特斯拉的情况下,这无疑对于企业基础管理能力带来了挑战。

一些技术性趋势的利用和选择也是本土厂商可以进行战略性思考的方向,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不同方向导致的产业主导权转换,以及电池技术的方向选择和综合性优势。

此外,如何在本土市场中建立较高水平的快速响应服务,也是在产品本身之外为消费者提供有吸引力价值的关键方向。

本文首刊于2020年3月3日浙江日报09版

话题:



0

推荐

郭斌

郭斌

3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剑桥大学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中方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与战略、技术追赶与产业创新、互联网与创新。自2015年起,每年编制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并公开发布相关报告。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