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健康产业创新指数分析报告(2020)

研究团队:郭斌、贾玥、靳雨涵、李曦、王真、殷嘉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一、大健康产业的总体趋势

近年来,不论是大健康产业本身的发展,还是人们对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注程度,都在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如下一些因素。

一个大的背景因素是人们对于消费需求关注焦点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人们对于消费需求出现了从量到质、从功能性满足到品质性满足的变化趋势。以衣食住行这些传统的需求为例,人们对于服装并不像二十年前那样仅仅是考虑其价格或者是耐穿程度,转而越来越关心健康和生活品质的相关因素。

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于“健康”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拓宽。以往的年代人们往往将健康等同于“不用上医院”,对于医疗机构的理解更多的是从治疗服务的角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健康的关注已经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观念延展到预防医疗的层面,所关注的健康状态也从狭义的生理层面扩展到包含心理层面。对于一些传统时代较为忽视的“亚健康”问题,也产生了许多实际的需求。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渗透性应用,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及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消费的需求提供了强大的赋能工具。在越来越多的与医疗、大健康相关衍生服务领域,人们都可以看到像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这些技术应用的场景。这些新兴的技术,可以大大地改善和提升医疗等健康服务提供机构的业务流程效率,也可以极大地优化健康服务需求者的使用体验。就此而言,作为赋能工具和使能技术,这些新技术事实上也催生了很多大健康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在大健康产业沿着多个方向在不断拓展的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健康产业边界被打破了。这一方面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行业外的参与者开始进入到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当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传统的行业划分方式很难较为准确地描述大健康产业目前的发展状态。跨界与融合已经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

也正是因为如此,创新对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变得日益重要。与以往时代人们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层面不同,现在的大健康产业着重于将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在一起。那些不断涌现的创新者,在催生一些新的商业机会的同时,客观上也在利用创新的力量在改变着整个大健康产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向。如何利用创新的力量,如何驾驭创新所带来的变化,就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大健康产业的界定

2013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从“健康服务业”角度将其界定为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之后,对于大健康产业的界定在范围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扩展,例如《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将大健康产业界定为以优美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全产业链活动;这就意味着大健康产业将会涉及到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包含了第一产业的有机农业和中草药种植业等,第二产业的健康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健康装备器材制造业等,以及第三产业的医疗卫生服务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健康管理业、健康金融服务业等。

由于健康产业的界定直接影响到政府在宏观产业发展管理和规划工作的展开,国家统计局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有关健康产业发展要求,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为基础,制定了《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国家统计局令第27号),将健康产业定义为“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在产业范围上包含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健康人才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和采集等13个大类。

三、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健康中国”的设想。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自此“健康中国”上升为我国的国家层面战略。在过去5年中,中国政府为大力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实践,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引性文件。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健康领域大型企业,将健康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这个规划纲要中,为健康产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即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到2020年达到8万亿元以上,2030年达到16万亿元以上。

  2019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从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以及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共15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行动举措。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既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

四、大健康产业创新指数排行榜(企业层)

4.1样本选择依据

我们根据同花顺iFind平台产业链中心提供的“大健康产业链”以及“医药生物产业链”,来选择纳入大健康产业分析的上市公司样本。这两个名单中共包含416家企业,其中252家为A股上市公司(包含3家ST公司)。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证券化比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也就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代表性企业样本。并且,如前所述,创新对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赋能和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将通过分析这些上市公司的创新表现来给出企业以及区域层面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数据。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郭斌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在推出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排行榜,选取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包含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为评估对象,覆盖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综合五大类35个二级细分行业。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原则,剔除了如下一些企业样本:(1)2018-2019年间退市或暂停上市;(2)2018-2019年间借壳上市;(3)2018-2019年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4)2018-2019年间主营业务变更为非研究设定的行业范围;(5)未公布重要指标信息从而导致关键数据的缺失,例如2018-2019年财务报表缺失;(6)2018-2020年间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而进行了特别处理(ST)。最终进入创新指数排名的上市公司样本有2146家。

我们所构造的上市公司创新指数包括了创新势力(innovation strength)和创新效率(innovationefficiency)两个维度。创新势力指数衡量了在规模意义上的公司创新表现,而创新效率指数衡量了公司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优势。创新指数则作为企业创新势力与创新效率的综合体现。

我们进而将249家大健康产业分析企业样本与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企业样本进行匹配,共有194家大健康企业被纳入了2020年创新指数样本。在后继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将运用这194家大健康上市公司的创新指数数据展开分析。

4.2 大健康上市公司排行榜单

依据企业的创新指数得分,我们对上述194家大健康领域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排名。考虑到大健康领域的涵盖面很广,对于来自于同花顺iFind平台产业链中心提供的“大健康产业链”以及“医药生物产业链”两个公司集合的194家样本公司,依据其与医药与医疗服务的关联程度,我们将它们按照“大健康产业核心企业创新指数排行”和“大健康产业关联企业创新指数排行”分别给出。

 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区域层面分析

5.1 各省份大健康产业分析

从拥有的大健康上市公司数量来看,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广东、浙江、背景、上海和江苏,并且广东拥有35家大健康上市公司,占总体194家样本企业的18%,大大高于其他省份。从创新指数的均值来看,江苏在大健康领域创新表现最为突出,山东、上海、北京和广东也有较好表现。

在如下两个表格中我们给出了各省份大健康产业上市公司创新势力与创新效率的排行榜单。在创新势力方面,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北京、广东、江苏、辽宁、山东和上海;而在创新效率方面,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山东、江苏、上海、江西、重庆、浙江。通过两个排行榜单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上海、江苏、山东在创新势力和创新效率两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北京、广东、辽宁的优势主要是在创新势力上,而浙江、重庆和江西则在创新效率上具有优势表现。

5.2 各城市大健康产业分析

与省级分析类似的原因,在城市级大健康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当中,我们设定了城市级排名的样本数量门槛,也就是那些大健康企业数量在3家及以上的城市纳入分析范围。

从各城市大健康产业上市公司数量来看,深圳、上海、北京的大健康企业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创新指数均值情况来看,排在前6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珠海、台州、成都、杭州和南京。这表明就城市级而言,深圳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发展质量上都具有较好的表现,体现出大健康企业发展势态在质和量两个维度上较为均衡。

在如下两个表格中我们给出了各城市大健康产业上市公司创新势力与创新效率的排行榜单。在创新势力方面,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深圳、成都、北京、沈阳、台州和上海;而在创新效率方面,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珠海、台州、成都、杭州、昆明、南京。通过两个排行榜单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成都和台州两个城市在创新势力和创新效率两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深圳、北京、沈阳、上海在创新势力上表现更为明显,而珠海、杭州、昆明和南京具有的优势表现主要是在创新效率上。

(本报告首发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郭斌个人公众号“随机行走的文字”,由郭斌教授团队编制,转载请注明来源。)

话题:



0

推荐

郭斌

郭斌

3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剑桥大学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中方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与战略、技术追赶与产业创新、互联网与创新。自2015年起,每年编制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并公开发布相关报告。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