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郭斌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有过不少关于中国企业在战略行为特点的讨论。很多时候,这些讨论都指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企业在战略行为上普遍存在着短期化的倾向。这些战略行为尤其是指那些在面向企业未来的能力投资方面,例如在研发上的投资。

从现象上看,许多中国企业在资源配置的策略上,都倾向于投向那些可以尽快产生可见绩效结果的方向和领域,或者说追求“短、平、快”,以及对赚快钱和追逐风口的偏好。

事实上,这样的短期化行为倾向,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产业界,都已经意识到其弊病和问题。不过在它的形成原因上,目前的观点更多的是从战略决策者(通常是指企业家)个人的认知问题视角出发,认为企业家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战略认知,需要建立更为长远的战略眼光。

这种观点固然有其道理。不过,我们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战略行为的短期化倾向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单纯的个体因素在解释这种行为倾向的形成上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企业家的个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不断地被环境所塑造,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中国企业所处环境是否存在一些系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会导致短期行为倾向更具普遍性。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中国企业在创新行为的短期化倾向上,因为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无疑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01 对外商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拿来主义"

知识溢出效应指的是知识的创生者常常无法完全地独占知识所产生的价值,这些知识会通过模仿、观察、反求工程、员工流动等方式被其他企业无偿地或者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由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拿来主义”,直接获取和利用源自于外部的知识,从而减弱自身在内部技术发展上的动机和努力(这也被称之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挤出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大量进入,中国企业客观上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外部知识潜在来源,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来学习外资企业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当然,研究学者还发现FDI并不必然会产生挤出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短期化行为),它还可能通过两个机制促进企业在能力上的投资:一方面,外资企业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会驱使本土企业强化在长期能力发展上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为了更为有效地吸收和利用来自于FDI的知识溢出,本土企业将需要提升自身的吸收能力,而这也依赖于相对而言较为长期导向的资源投入。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对长期行为导向的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土企业自身已经建立的能力基础水平,只有当他们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上,他们才可能会因为竞争效应和吸收能力效应而变得更具有长期化行为倾向。反之,如果他们的能力未能达到一定的门槛,竞争和吸收能力效应反而会导致这些企业变得更为短期化。

02 融资限制的"推波助澜"

在发展中国家当中,由于金融体系相对而言处于不那么发达的状态,企业从金融体系中获取资金的成本通常较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内部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加之常常没有充足的资产和信用来帮助它们从银行体系获取资金,因此它们绝大多数都面临着从外部获取融资的困难(也就是所谓的“融资限制”问题)。

我们知道,创新的结果产出通常具有两个典型的特征:延时性和低可见性。延时性意味着创新从资源的投入到产生结果之间常常有较为明显的时滞,例如开发一项技术需要较长时期的投入、技术市场化时被市场所接受也需要一段时间。而低可见性,则指的是创新的产出很多时候在其市场价值的呈现上往往不那么直接,一些创新的投入(尤其是面向未来的产品与技术开发)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无法直接与商业价值和变现关联起来。

融资限制的存在,会加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上的短期化。企业本身就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它更需要尽快地把资源的投入转换为市场回报,并由此积累更多的资源来缓冲环境的不利变动。这就导致企业会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更快地变现的商业机会和资源投入。

03 商业环境和技术的不确定造就保守

中国的商业环境常常被认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因素,也可能来自于需求的快速而明显的波动。这种市场不确定性会使得企业倾向于以最快地速度来获取市场回报,因为这些回报可以视为企业对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缓冲垫”。所以有“以丰补歉”的说法,在丰收的年份尽可能地收获,从而在不利的年份里更好地生存,顺利地度过“冬天”。

在创新方面,技术不确定性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技术投资会收到预期的影响,如果企业认为技术不确定性程度较高,它们在这些技术的发展投入上会更倾向于保守,或者是在不减少投资的情况下更倾向于投入到那些可以短期见效的领域。由于在中国,我们拥有较大的潜在本土市场规模,而且这个市场在结构上也呈现出高度分割的特性,这就使得企业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细分市场来避开一些竞争,因而市场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比技术能力上的投资更易于产生短期的财务回报。

04 市场竞争压力的U型影响

市场竞争压力对于企业战略行为在时间上的倾向(短期化或长期化)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影响。具体而言,市场竞争压力对于企业战略行为短期化存在着类U型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竞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随着竞争程度的上升,企业会倾向于逐步增加在面向长期的资源配置,尤其是在创新和能力发展上,因为这些长期化的资源配置有助于企业建立和维持差异化的优势;然而,当竞争程度超过一定限度,也就是出现所谓的过度竞争的时候,企业会开始变得倾向于短期化导向,因为在此情形下竞争对于企业意味着绩效结果的较高不确定性。就此而言,去产能会有利于一些行业避免过度竞争所带来的战略行为短期化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在此强调了系统性因素对于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短期化所形成的影响,但并未否认企业家个体在企业战略选择上的能动作用

事实上,上述系统性的因素可以解释为何在整体意义上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短期化现象较为普遍,但在微观层面,一些企业仍然会由于企业家的远见卓识而不断地在创新和能力发展上进行长期投资,正如华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持之以恒地将超过年销售额的10%投入到研发上。我们在此更多关注的是为了理解甚至是改变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短期化行为倾向,那些不能被我们所忽视的系统性因素有哪些。单纯地批评中国企业缺乏长期导向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同样地单独地指出中国企业应该具有长期导向也并不足以说服这些企业家们采取行动改变,因为他们所作的选择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来源 | 公众号随机行走的文字

话题:



0

推荐

郭斌

郭斌

3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剑桥大学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中方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与战略、技术追赶与产业创新、互联网与创新。自2015年起,每年编制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并公开发布相关报告。

文章